肾脏内科
肾脏内科为我院重点学科之一,包括肾脏内科病房及血液透析室,拥有床位20张,血液透析室拥有血液透析机16台。目前,肾脏内科开展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缺血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梗阻性肾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囊肿性疾病的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心功能衰竭,重症肝炎免疫系统疾病,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血液净化治疗。另外,我院从2002年开始已开展肾穿刺活检手术,在为肾脏病的诊断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您接收到肾脏的“求救信号”了吗?
1、水肿
肾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首先出现在皮下组织比较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颜面等;然后是下肢,常见踝部到脚面,严重时遍及全身,以至出现腹水、胸水。水肿出现后,由于组织间隙充满液体,患者常感眼皮肿胀,原本合适的鞋子却发紧了,高度水肿时,皮肤还会发亮、破溃、渗液。当胸水、腹水出现后,患者会感到腹胀、胸闷、憋气。
一旦出现水肿,应常规检查尿液及肾功能。
2、小便异常
(1)尿量改变
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如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情况,而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应警惕是否存在肾脏病变。
(2)尿液变色
尿液的颜色是肾脏功能的“晴雨表”。当它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时,都要警惕肾脏问题。
(3)尿液有泡沫
当尿液中有泡沫,尤其是细小不易消失的泡沫,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较多(正常尿液一般不含蛋白),需进一步检查排除病理性蛋白尿。
(4)夜尿频繁
60岁以下的正常人(孕妇除外)一般不应有夜尿,若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3、高血压
肾脏病变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水钠排泄障碍导致血容量增多和分泌升压的物质增多,肾性高血压大多难以控制,症状与其他高血压一样。如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应及时检查肾脏。
4、腰痛
肾脏有病变时可出现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甚至肾绞痛。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经骨科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腰部病变,应注意排除肾脏病变。
5、贫血
肾脏病患者贫血患病率高,发病早。肾功能减退、年龄增长等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一定要做肾功能检查。
6、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1)胃肠道症状
早期可有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2)容易疲劳
轻度运动或一般劳动后感到特别疲乏无力,休息之后体力虽有所恢复,但不如以前。
(3)皮肤瘙痒
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此外,患者还有皮肤干燥、脱屑并呈黄褐色,皮肤颜色有改变。
(4)神经系统症状
在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关爱肾脏,远离尿毒症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尿毒症”是谈之色变,其恐惧不亚于肿瘤。其实就目前来讲,尿毒症并没有那么可怕,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治疗并维持相当高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讲,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好的控制,都会影响到肾功能,逐渐发展到慢性肾衰竭。广义的慢性肾衰竭就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竭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肾功能代偿期;
2、肾功能失代偿期;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
4、尿毒症终末期。严格意义上讲,尿毒症应该指慢性肾衰竭的最后一期,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混为一谈。
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在晚期尿毒症时,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治疗
对轻、中度慢性肾衰竭要及时进行治疗,尽可能延缓其进展,防止尿毒症的发生。其基本政策是:
1、坚持病因治疗:如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坚持长期合理治疗;
2、避免或消除慢性肾衰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
3、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保护健存肾单位。对患者血压、血糖、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上升幅度、营养状况等指标,都应当控制在“理想范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拮抗剂(ARB)具有良好降压作用,还有其独特的降低高滤过、减轻蛋白尿的作用,同时也有抗氧化、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害等作用,是目前公认的慢性肾衰竭治疗药物。此外要针对患者贫血、电解质紊乱、骨质破坏、水肿等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当慢性肾衰患者发展到尿毒症晚期,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时,则应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目前替代治疗的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肾移植无疑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移植成功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基本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受到肾脏来源和移植排斥的限制,目前能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仍然是少数。透析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疗效相近,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但透析疗法仅可部分替代肾的排泄功能(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仅相当于正常肾脏的10%—15%),而不能代替其内分泌和代谢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透析过程中仍然要注意尿毒症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未来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基因工程克隆出自己的肾脏进行替换,既安全又有效,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预防
不管什么疾病,预防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要想预防尿毒症,就必须加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工作。患者和医生都要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警觉,重视询问病史、查体和肾功能的检查,努力做到早期诊断。同时,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对于一般的人群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自己的肾脏,知道肾脏的作用和重要性;
2、监测自己的肾脏,体检时别忘了肾功能和尿液的检查,平时也注意小便等有无异常;
3、尽量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高尿酸等,避免肾毒性药物;
4、有肾脏疾病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治疗。
专家简介:
陈国平:
内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肾脏内科临床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擅长肾脏内科疾病的诊治,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囊肿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及学术会上交流。现任我院富民三病区主任、血液透析室主任。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在市医院,其他时间再富民三病区。
缪宝洲:
内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瑞金医院及福州军区总院肾内科及血液净化科进修。擅长于对各种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继发性肾病、中毒、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及肾脏替代治疗。撰写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及学术会上交流。现任本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职务。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肾病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肾活检越来越成为一项常规的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做肾活检可以使医生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判断受累范围、掌握疾病进展程度、揭示病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避免盲目用药造成副作用以及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肾活检是获取肾脏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
肾活检伤肾吗?
目前,绝大多数肾活检是局麻下行肾穿刺。取出肾组织3—4条,分别做光镜、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通常,每个人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有100万以上个肾小球。肾活检只是在一侧肾取10余个肾小球,这无异于在牛身上取一根毫毛,丝毫无损于肾脏。
虽然肾穿刺技术已相当安全和成熟,但毕竟是一项有创伤检查,可能发生以出血为主的多种并发症。
谁应该做肾活检
概括地说,任何肾实质疾病为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而又无肾活检禁忌症时,都可以做肾活检。通常来说,肾病综合征、中等量以上的蛋白尿、系统性疾病造成的肾损害以及不明原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尽早做肾活检;其次,原因不明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也是肾活检的指征。有时为了了解疾病演变,评价药物疗效或评估预后,患者可能需要做第二次或更多次肾活检。
肾活检有何禁忌
肾穿刺的绝对禁忌症只有一个,即有明显出血倾向且不能纠正者。
其他相对禁忌症有:
中、重度高血压,因手术后易出血或形成动静脉瘘,因而在活检前必须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否则不宜做肾活检;
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因难以止血不宜活检;
慢性肾衰竭肾脏已萎缩者,不仅由于肾脏萎缩穿刺困难,也由于肾组织已高度纤维化,对原发肾病诊断已无帮助,肾活检没有价值;
孤立肾、马蹄肾或另一侧肾功能已丧失者不能做肾活检,因为万一活检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摘除时,患者便因无肾而难以存活;
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脓肿或肾周脓肿等活动性肾感染,活检应在炎症完全控制后进行;
肾肿瘤不能以常规方式穿刺,否则会导致肿瘤扩散;
肾血管瘤、肾囊肿、多囊肾也不宜肾穿刺;肾积水只有在梗阻解除后才能进行肾活检;
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或全身情况很差者不宜肾活检;
精神失常不能配合操作者,不能行肾活检;
过度肥胖病人或严重水肿病人因B超难以定位且穿刺困难,成功率低,一般不做经皮穿刺肾活检;
高度腹水患者必须在消除腹水后才能进行肾穿刺;
妊娠晚期也不能进行肾穿刺。
日常护肾五方法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机体不断地吸收各种营养成分,并产生一系列人体不需要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肾脏将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尿排出体外,以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要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应保护好肾脏功能,这对于中老年朋友尤为重要。
日常生活多饮水
水能帮助人体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降低有毒物质在肾脏中的浓度,避免肾脏受损。人在生病发热时,因代谢增加,废物、有毒物质的产生也会增加,此时尤应多饮水,以助排泄。
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老年人尤甚。这可能与老年人肾血流量不足,肾脏抵抗力降低有关。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女性的盆腔疾病等都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故应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临床中经常导尿或留置导尿管也易引起感染,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小心药物伤肾
对肾脏损害的药物不少,如磺胺类、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应慎用。若患病需要应用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对肾脏损害小的药物,用药期间还应注意多喝水。
控制血压
老年人肾动脉常有内膜增厚现象,而高血压可加速这些病变的发生发展,故应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升高。
注意腰部保暖
热天不可贪凉露宿,尤其不应光着膀子睡木板、石板等。寒冷季节,要注意腰部保暖,以免风寒侵袭,使肾脏受损而影响或降低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