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结核病防治宣传主题是“遏制结核,共享健康”。24日上午,由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防痨协会主办,宁德市卫生局、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福鼎市人民政府、福鼎市卫生局、福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2011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三下乡宣传活动在我市体育馆拉开帷幕。省卫生厅副巡视员、疾控处处长吴兆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省防涝协会理事长郑金凤,省疾控中心结防所副所长、省防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求扬,宁德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培健,宁德市疾控中心主任邱丛,福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梅,福鼎市政府正处级调研员李逸洲,市人大副主任兰青,福鼎市卫生局局长刘向东参加了本次的宣传活动。
随后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我院选送的两个节目也赢得大家的一直好评。手语情景剧《肤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随着歌曲旋律的响起,白衣天使整齐划一的手语表达着人间大爱,传达着对生命的感恩,对生命的渴望。藏族舞蹈《吉祥谣》让大家领略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神韵与风情,演员们甩袖流畅,旋转狂放,热情多变的舞姿中更有一种凝重的美,酣畅淋漓的表演诠释着对舞蹈内涵的深情演绎。省卫生科普志愿者艺术团小分队也特地从福州赶来,为我们献上一场精彩的卫生科普文艺表演。
除了文艺汇演,在活动现场,省卫生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防痨协会以及宁德市、福鼎市的抗结核专家们为福鼎百姓进行献爱心义诊,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X光检查车也免费为大家进行肺部透视检查。现场共送出结核病宣传环保袋、结核病宣传单约百余份,前来咨询、检查的人们络绎不绝,结核病知识宣传展板前围满了父老乡亲,有百余名群众参与了咨询、义诊。
结核病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仅给成千上万的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也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力度,创新和改进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形式。
这次三下乡宣传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活动传达了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宣传了国家有关结核病检查、治疗的免费政策,鼓励大家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不仅给福鼎百姓带来了健康福音,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发展办 邓玲玲)
相关链接>>>
防治结核十年 我国走了多远?
今年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为“遏制结核,共享健康”。肺结核,这个古老的疾病,至今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是全球22个肺结核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遏制疫情,我国于2001年制定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
防治结核10年,我国走了多远?卫生部3月21日公布了10年来最新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
可喜的下降曲线: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逾六成
卫生部2010年开展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2010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828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450万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及以上人群肺结核的患病率由2000年的466/10万降至2010年的459/1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则由169/10万下降到66/10万,降幅达到61%。
“与2000年相比,全国肺结核患病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介绍说,10年来,肺结核的发现率由20%提高到50%左右,全国避免了308万人发病,减少了2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郝阳说:“这得益于10年间我国先后出台的一系列肺结核免费诊治和防治激励政策。10年前调查发现很多患者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治疗肺结核,因此我们出台了免费诊治政策。”
突出的耐药挑战: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患者数万例
“这次调查也反映出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郝阳坦承,耐药结核就是其中一个很大挑战。
这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6.8%。据此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患者近10万例。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耐药率十分严重。”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黎霞说。
王黎霞说,耐多药肺结核相比普通肺结核,治疗起来要困难得多,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年,而普通肺结核只需半年左右。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费用是普通肺结核的100倍,治愈率最高约70%,普通肺结核治愈率则高达90%以上。
这不仅增加患者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也给社会的公共卫生带来挑战。王黎霞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会传播耐药病菌,使一些人一感染就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目前,我国只对普通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和治疗。郝阳表示,卫生部正在积极协商有关部门,希望在耐多药结核治疗的政策上能有所突破。
艰难的防治之路:规范治疗任重道远
许绍发认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出现,很多时候是病人的因素。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郝阳则指出,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源于肺结核治疗、转诊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漏洞。“关键环节没有落实到位,没及时转诊、没及时治疗,没完成规范疗程。”我国规定,普通肺结核患者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获得免费治疗和检查,综合医院发现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然而,我国很多患者不了解国家政策,一些综合医院则出于利益考虑而截留病人,并且给初诊患者开比较高端的治疗药物,再加上病人规则服药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出现耐多药病例。
“防治耐多药肺结核,最好的办法还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规范管理结核病人,防止出现耐多药病例,一旦发现要加强规范管理以切断传播源。”郝阳说,“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据郝阳介绍,卫生部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一个新的结核病防治五年规划——《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届时,我国将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转诊率的监督。此外,还要加强对公众及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规范治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