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典型案例 >> 创建优秀团队,成就生命奇迹

典型案例

创建优秀团队,成就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11-04-01 〖 字体大小:小、
资讯概述:

 

外科二区简介
 
外科二区拥有床位46张,医护人员31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13人。设有普通外科和胸外科专业,主要接收肝胆胰脾、胃肠、心脏、肺及食道外科疾病以及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经过多年努力,专科技术水平日臻完善,能胜任各类大、中型手术,部分特大型手术及疑难手术的开展。已成功开展的手术业务有:胰腺、肝脏、胆道、腹膜后、食道、纵膈、肺、胃肠道、甲状腺、乳腺等各类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手术;肝内外胆管结石、门脉高压症等手术治疗;胸、腹部脏器先天性、创伤性、感染等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病区还附设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等专业病房。
 
直肠全系膜切除技术(TME)
 
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的病率近20年来逐步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对直肠癌解剖和病理认识的深入、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手术器械设备的发展,使直肠癌外科治疗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总体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是直肠癌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技术出现和发展,对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术后的生存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和影响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献报告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6—32%,1982年英国的外科医生Heald提出直肠全系膜切除技术。Heald临床研究表明,使用TME技术,可使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降至4%。对此,当时的大多学者认为不可思议,甚至表示怀疑,有人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是与其病人的选择有关。但是,随后愈来愈多的临床研究验证了TME的疗效,TME可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直肠癌TME的理论基础
 
1、直肠癌中大约65%—80%存在直肠周围的局部病变,包括直肠周围直接浸润和肠周淋巴结转移或直肠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这些局部病变均在盆腔脏层筋膜范围之内。术中直肠系膜的残留或切除不干净与术后局部复发密切相关;
2、在盆腔脏层和壁层之间有一个外科平面,这一平面为直肠癌完整切除设定了切除范围,并且直肠癌局部浸润病灶常局限于此范围内。利用TME技术不但能够切除直肠癌还可以清除直肠周围局部浸润病灶,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TME的手术原则是:
(1)直视下在骶前间隙中进行锐性分离;
(2)保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无破损;
(3)肿瘤远端直肠系膜的切除不得少于5cm。
凡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者,均不能称作直肠系膜全切除术。
TME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分离直肠系膜时采用剪刀或电刀,沿直肠系膜周围的脏壁层盆筋膜之间无血管区进行,直至全部游离直肠系膜及直肠,传统手术通常以钝性分离直肠,解剖层面不清,容易撕裂系膜或肿瘤导致直肠系膜的残留及肿瘤的播散。这是TME与传统手术的最大区别;其次,TME强调的是环绕剥离直肠系膜,包括直肠及肿瘤,肿瘤远端的直肠系膜切除应达5cm,或全部直肠系膜,与传统手术只注重切缘距肿瘤距离不同;另外,TME对直肠侧韧带的分离中亦采用锐性分离,避免了传统手术中钳夹,剪开,结扎的方式,有利于骨盆神经丛的保护。
研究证实,TME可以
(1)降低局部复发率;
(2)提高生存率;
(3)增加保肛率;
(4)降低术后性功能和膀胱功能损害;
(5)减少骶前出血。
因此,TME已成为治疗直肠癌病人的标准术式,目前我院普外科已成功开展百多例TME手术,标志我院直肠癌治疗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小伤口可酿大患
 
近日,一患者由于不慎,手部被锈钉刺伤,未引起重视,导致伤口感染后并发破伤风,来医院进行抢救。故此,对微小伤口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及时、科学的处理,以防破伤风的发生。
破伤风是由于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尘埃及人畜粪便中。在正常情况下,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皮肤和粘膜,只有在受伤后,当伤口窄深、缺血、坏死组织多,引流不畅、局部缺氧时,容易发生破伤风。由于泥土内含有的氯化钙能促使组织坏死,有利于厌氧菌繁殖,故带有泥土的锈钉或木刺的伤口易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的前驱症状有:乏力、头痛、头晕、咀嚼困难、舌不灵活、全身不适、打呵欠、烦躁不安等,一般持续12-24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最初是嚼肌)患者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发声和吞咽困难,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阵发性痉挛,出现“苦笑”的面容。背肌痉挛时,头及足后屈,形成背弓,为“角弓反张”状。各种内、外部的微小的刺激均可诱发剧烈的痉挛发作,引起剧痛,痉挛次数一天可达30-60次,并可导致紫绀、窒息、死亡。
虽然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通过类毒素的注射,人体内产生了抗体,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中和进入体内的破伤风毒素,不致发病。另外,凡是有外伤史都应进行主动的处理、彻底清创,积极治疗,特别是对微小伤口不能大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还应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严防工伤事故,坚决纠正用泥土、香灰等不洁物品处理伤口、包扎伤口的陋习,从而减少破伤风的发病。
 
胸部损伤的急救要点
 
胸部的骨性胸廓支撑保护胸内脏器,参与呼吸功能。创伤时骨性胸廓的损伤范围与程度往往表明暴力的大小。钝性暴力作用下,胸骨或肋骨骨折可破坏骨性胸廓的完整性,并使胸腔内的心、肺发生碰撞、挤压、旋转和扭曲,造成组织广泛挫伤。继发于挫伤的组织水肿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根据损伤暴力性质不同,胸部损伤可分为钝性伤和穿透伤;根据损伤是否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可分为开放性胸部损伤和闭合性胸部损伤。钝性胸部损伤多由减速性、挤压性、撞击性或冲击性暴力所致,损伤机制复杂,多有肋骨或胸骨骨折,常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器官组织损伤以钝挫伤与裂伤为多见,心肺组织广泛钝挫伤后继发的组织水肿常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伤后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钝性伤病人多数不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穿透性胸部损伤多由火器或锐器暴力致伤,损伤机制较清楚,损伤范围直接与伤道有关,早期诊断较容易;器官组织裂伤所致的进行性出血是伤情进展快、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当部分穿透性胸部损伤病人需要开胸手术治疗。
紧急处理胸部损伤的紧急处理包括人院前急救处理和人院后的急诊处理两部分。
1、院前急救处理包括基本生命支持与严重胸部损伤的紧急处理。
其原则为:维持呼吸通畅、给氧,控制外出血、补充血容量,镇痛、固定长骨骨折、保护脊柱(尤其是颈椎),并迅速转运;威胁生命的严重胸外伤需在现场施行特殊急救处理。张力性气胸需放置具有单向活瓣作用的胸腔穿刺针或闭式胸腔引流。开放性气胸需迅速包扎和封闭胸部伤口,安置上述穿刺针或引流管。对大面积胸壁软化的连枷胸有呼吸困难者,予以人工辅助呼吸。
2、院内急诊处理正确及时地认识最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紧急情况与损伤部位至关重要。有下列情况时应行急诊开胸探查手术:
①胸膜腔内进行性出血;
②心脏大血管损伤;
③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
④食管破裂;
⑤胸肌损伤;
⑥胸壁大块缺损;
⑦胸内存留较大的异物。
急诊室开胸手术院前急救的进步使更多严重生理紊乱的创伤病人能送达医院急诊室。进人急诊室,濒死病人的意识丧失、叹息呼吸、脉搏细弱、甚至血压消失,但尚有心电活动;重度休克病人尚有神志,动脉收缩压<10.7 kPa (80 mmHg) 濒死与重度休克者需要最紧急的手术处理,方能争取挽救生命的时间,因此提出了急诊室开胸手术的概念。
胸部穿透伤病人急诊室开胸手术的预后较好,而钝性伤病人的生存率极低。急诊室开胸探查手术指征:
①穿透性胸伤重度休克者;
②穿透性胸伤濒死者,且高度怀疑存在急性心脏压塞。
手术在气管插管下经前外侧开胸切口进行。手术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缓解心脏压塞、控制出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和及时回收胸腔或心包内失血。
 
腹股沟疝——勿以病小而不为
 
“疝”俗称为“小肠气”,最常见的就是发生在下腹部与大腿之间的腹股沟区域,学名叫腹股沟疝,它占所有类型疝的90%以上。腹股沟疝男女老少都可发生,其中又以老年男性的发病率最高。   
由于“小肠气”并不少见,因此许多人认为它只是个小毛病,治不治问题不大。实际上疝一旦发现就一定要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只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肿块越来越大影响生活,我们曾碰到过不少病人因畏惧手术,直到疝块长到如皮球大小才来手术,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了,拖延手术得不偿失。二是疝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咳嗽、大便等用力,使较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常说腹股沟疝就好比是长在腹股沟区的“地雷”,千万要警惕。
腹股沟疝是可以非手术治疗,包括疝托、疝带、中医和硬化剂治疗等。但要强调的是,疝托、疝带只是少数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姑息疗法,硬化剂治疗有极大的危害,全国各地都有由于硬化剂治疗而造成严重后遗症的病例。目前公认的腹股沟疝根治方法是手术,通常情况下腹股沟疝在外科是个安全可靠的手术,建议患有腹股沟疝病人应尽早手术为宜。
 
交通事故发生后:警惕腹部损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的车辆明显增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个人驾驶技术水平的不同等诸多因素,使得交通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已成为危害人们安全的重大隐患。
腹部损伤在车祸中常发生,一般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无伤口,由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而较肢体损伤更易致命。据统计资料显示,腹部外伤的死亡率高达10%-20%。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腹部外伤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大多数腹部外伤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碰腹部所引起的,闭合性外伤则多由钝性外力所致,多见于坠落、 碰撞、冲击、拳打脚踢等,常见的内脏损伤有:脾破裂、肠(大肠、小肠)破裂和肝破裂等。外伤后是否有内脏损伤、什么内脏受损主要由暴力强度、 速度、硬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等因素决定。当然也与内脏的解剖、病理状态有关。比如: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的脏器,这是由于脾脏组织比较脆,里面充满血窦,另外脾脏位置固定,不易移动,外力作用于表面时,力量不易得到缓冲,以毛细血管最易破裂。 脾外伤破裂的发生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当然患有慢性脾疾病的,如血吸虫病、疟疾、淋巴病等,脾脏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发生破裂。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脉快、血压下降、腹胀、腹痛等。当上腹受到钝性挤压时,胃、十二指肠或胰腺可被挤压在脊柱上而破裂,肠道的固定部分(上段空肠、末段回肠等)比活动部分更易受损,充盈的器官(饱餐后的胃,未排空的膀胱),比排空者更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这些空腔脏器的破裂主要表现是腹膜炎,病人剧烈的腹痛、腹肌紧张(板状腹)、全腹有明显压痛。
总之,对于发生腹部外伤的患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不能因为腹部没有伤口,外表是完整的没有出血而掉以轻心,以便争取时间,尽早诊断出可能发生的内脏损伤。绝大部分的内脏损伤是需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如果不能在早期确定内脏是否受损,很可能贻误手术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
网站首页 | 版本声明 | 医院简介 | 科室简介 | 专家简介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陆
Copyrights©2014 fdsyy.com 3308维多利亚线路安全 -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闽公网安备35098202000084号 闽ICP备05012217号-1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古城南路120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技术支持:恒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