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谈结核病
——写在纪念3.24世界结核病日的日子里
结核病从远古时代就伴随着我们,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结核病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20世纪40年代由于强效抗生素的问世,结核病曾一度被人类征服,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又出现全球恶化趋势。目前,全世界已有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结核菌,每一秒钟就产生一个新的感染者。每年新发的结核病人达800-1000万,而且三分之二的结核病患者是青壮年,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并提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人感染结核菌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结核菌可侵犯人体多个脏器造成病变(如肺结核、胸腔积液、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脑、胸、腰椎结核、肾、膀胱结核等等)。而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多表现为慢性发病,除有低热、消瘦、乏力等症状外,还有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系统症状。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炎性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增生性组织反应。上述三种变化可同时存在,也可以某一种变化为主,如我们经常在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片上看到的肺部有斑片状,边缘模糊阴影,或点、条状高密度影及钙化斑或肺结核空洞影。
影响结核病传染的因素
结核病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肺结核患者痰中排出的结核菌量的多少、空气中含结核菌微滴的密度及通风情况,被传染者与患者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被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均有关。再则,肺结核患者若接受有效的化学治疗(即抗痨治疗)2周后,痰中的结核菌不仅会减少至原有菌量的5%,而且结核菌的活力也会减弱或丧失,传染性便大大降低。
病原菌特点:
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合分枝杆菌,该菌抗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为抗酸杆菌。结核菌对于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增殖一代时间为14-20小时,培养则需2-8周,而且对培养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普通培养基培养不起来。结核菌根据其代谢状态不同分为A、B、C、D4群。A菌群:呈快速繁殖,占结核杆菌的绝大部分,这类菌群多位于巨噬细胞外、肺空洞和干酪液化部分,易产生耐菌变异菌。B菌群:处于半静止状态:多位于巨噬细胞细胞内。C菌群:也处于半静止状态,可有突然间歇性短暂的生长繁殖。D菌群:处于休眠状态,不繁殖,数量少。大多数抗结核药可作用于A菌群,而对B和C菌群的作用相对较差,故B和C菌群又有“顽固菌”之称。杀灭B和C菌群可以防止结核病复发。抗结核药对D菌群无作用。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一)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由于结核菌主要是随着痰液排出体外而播散,因而痰中带有结核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这种病人才是传染源。用痰直接涂片查出有结核菌者属于大量排菌,如果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者属于微量排菌。
(二)传染途径: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即结核菌主要通过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经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转播现已罕见。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细胞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或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通过很多调查分析,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
咳嗽、咳痰超过3周; 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 咯血。
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了。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但是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几个不典型的表现:
1、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
2、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
3、产后高热不退,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的月经紊乱、闭经;
4、大咳血且不易停止;
5、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结核病如何预防?
发现后及时治疗。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措施,能直接控制传染源。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应尽快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一旦确诊就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对未感染者进行预防治疗:
1、卡介苗接种: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新生婴儿出生时就应及时接种,出生时没及时接种的在1岁内一定要补种。
2、不随地吐痰:这是防止结核病传播的手段之一。结核菌在痰中有黏液包裹可存活6-8个月;在尘土飞扬的空气中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玩具及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月。
3、注意消毒: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常用的杀灭结核菌的方法:如加热至60摄氏度30分钟左右,或煮沸1分钟;日晒2小时-4小时,或烈日下暴晒1小时;70%酒精消毒1分钟;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5%-10%来苏水泡12小时等均可有效杀灭结核菌,而日晒和煮沸最为方便有效。
4、主动就医:与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及反复咳嗽或上呼吸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者均应及时就医。原因不明的全身无力、疲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者;糖尿病患者和其他免疫能力降低者。
对已感染者进行预防治疗:
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给予抗结核药物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非常有效。
1、采取家庭隔离措施:肺结核病人在家中要实行隔离。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须与健康人分开。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最好方法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减少对家人及其他人的传染机会。
2、衣被经常曝哂消毒:病人的衣被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可将艾草卷点燃熏或将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至2调羹放在炉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来苏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关闭门窗1-2小时。
3、生活用具要消毒: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最简便的消毒方法就是煮沸,也可在阳光下晒或用紫外线灯消毒,酒精、来苏水、石灰水、碳酸、双氧水、碘酒、84消毒液等均能将结核杆菌杀死。
4、选择有益于结核病康复的环境条件:肺结核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适当的休息疗养非常重要,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一个阳光充沛、空气新鲜、气候干燥的地方疗养。比如冬季可选择南方的海滨城市,夏季则到北方或山区,同时要避免情绪紧张、焦虑。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如果您是个健康公众,您必须了解: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正规医院或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
4、在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您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您必须了解: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有传染性,与其密切接触者,易感染和发病。因此,一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就要及时到医院或结防机构就诊、检查。
如果您是肺结核患者,您应该了解:
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是否规律治疗是能否治愈的关键。国家对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抗结核治疗。结核病治疗会很快就能消除传染性,但在痰菌没有阴转前,请不要向周围人群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
结核病的治疗强调5项原则:
针对结核病有特效的治疗如化学药物治疗,化学治疗的5项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过程为强化期或巩固治疗期。
1、早期:对所有检出和确认患者均应立即给予化学治疗,早期化学治疗有利于迅速发挥早期杀菌作用,促使病变吸收和减少传染性。
2、规律:规律用药,每日顿服,可形成血药浓度的高峰,产生较强的杀菌作用。不漏服、不停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3、全程:保证完成规定的治疗期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4、适量:药物剂量过低,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浓度,影响疗效,并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易发生药物毒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遵守适当的药物剂量用药。、
5、联合: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同时通过交叉杀菌作用减少或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何谓“初治”和“复治”?
初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谓初治:
A、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B、正进行标准化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
C、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复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谓复治:
A、初治失败的患者;
B、规则用药已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
C、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
D、慢性排菌患者。
要认识耐菌结核病的严峻性
由于初治或复治不规范、不彻底,使结核菌对本来敏感的药物产生一种或多种耐药性,就演变为耐药性结核病了。这种耐药性结核病的判断可以依据从患者体内排出或采集的标本中分离的结核菌进行药敏试验,也可以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如果接受正规抗结核6个月,病情无好转,或痰结核菌检查仍为阳性,可判断耐药菌产生。近年来有愈来愈多的结核菌有抗菌性,由于耐药菌的进一步播散,因受耐药结核菌感染而发病的患者,即使是初治患者,抗痨药物往往也难以发挥作用。WHO统计,至今全球至少有2/3以上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的危险中。如果在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基础上,还对6种主要二线抗结核药也耐药,就称为超级耐药。超级耐药的病死率高达90-100%,如果不积极加强防治,让耐药结核病流行泛滥,将会倒退到结核病无药可治的悲惨时代。
我院在结核病防治中承担重要使命
全世界有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在病情严重的22个国家中,中国居于第二位,而且我国存在严峻的“三高一低”特点,即①感染性高:有5.5亿人受结核菌感染;②患病率高: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450万,其中仍在排菌者达150万;③高耐药性:50万人属于耐多药结核病;④死亡率高: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⑤递降率低:每年结核病递降率为3.2%。
在全球遏止结核病行动中,我们应推行归口管理。对于普通型即轻型的结核病人,以不住院形式,由结防机构负责病人的全程督导,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但是,由于结核病有诸多的并发症、危急重症和抗结核病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则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如:
1、当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出现血行播散时,将有高热等严重的全身症状,需要住院治疗;
2、肺结核出现咯血时,需要住院治疗,以防大咯血窒息及咯血后肺结核扩散;
3、肺结核含感染性时,需要住院针对病原菌联合抗生素治疗;
4、出现结核性胸、腹腔积液时,需要住院治疗,及时引流,以防胸膜肥厚、腹腔粘连;
5、出现自发性气胸时,需应立即住院治疗,以防肺不张而致呼吸衰竭;
6、出现结核病脑膜、脑炎时,应住院治疗,以防脑积水、脑水肿而危及生命;
7、出现脊柱、关节结核,将影响肢体运动,需要住院治疗;
8、抗结核药治疗中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黄疸或过敏情况时,需要住院治疗。
……
结核病患者别忘了,我院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医疗队伍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